《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一个怪现象,越是好的农产品,越是呆在偏远的山里村里,那里没有污染,但是没有多少销路;越是畅销的,在农贸市场或超市里伸手就能买到的,多多少少都有质量安全问题,要么化肥超标农药残留,要么过期变质。
在天涯上看到很多人基于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发展生态农业,希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而去到农村种地,种养方式也很简单,不用农药、化肥、饲料,采用原生态的种养方式。但是这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在销售时出现了问题,人们不愿意花更高的价格去购买,而且他们普遍没有规划,只是以原始的方式在养殖。这种方式想要成功必然很难。国外早就有生态农业的概念了,而且做的还很不错,比如朴门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和认可。农业要良性发展,必须是能够保证安全的同时还得要有盈利,农民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在中国人们眼中,农业是最低下的职业,农民自己瞧不起也不被别人看的起,这和中国农民上千年被欺压,人们骨子里对农业不看好有很大关系,我小时后受的教育也是,XX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得像我们一样在农村种地,不会有任何出息!我想现在农村很多小孩还在接受着父母这样的教育,即便他们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也会抛弃农村去到沿海城市。但是如何才能让农业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呢?现在农业遇到的困难又有哪些?
第一:依靠个人体力劳动的1.0经营模式,在30多年前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内也出现了大型机械的农场,进入2.0模式,但是,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由高度自动化机械化精确生产模式(3.0)向融合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的4.0模式进化,国内无论是1.0还是2.0模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力量可以提升产量同时节约成本。
第二:农产品销售阶段困难,不是滞销就是价格大幅动荡,部分人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莫名跟风,导致供过于求,或者信息闭塞,只在小范围内销售,而没有打开市场。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农业应该也要好好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比如利用电商平台进行推广。应该发展订单农业,在生产时按订单量来,不仅没了价格风险,而且还避开了滞销的风险。
第三:农业管理落后,农民基本靠经验种养殖,而且依靠大量人工,导致成本过高。降低成本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农业应该多元化发展,智能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探索农业发展的不同道路,实现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国际上,一些国家在农业物联网感知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出现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典型应用。这些技术进展和相关应用对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农业物联网将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遥感、遥控、RFID等技术结合到一起,现在美国大农场对物联网设备技术的采用率高达80%,预计到2020年,美国平均每个农场将拥有50台连接设备,中国大大落后于美国。从2011年,在政府推行下,深圳市正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尝试农业物联网试点工程,开发出一套适合农业生产的农业物联网系统。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降低了农业生产及管理成本,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了农业产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而且将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扫描二维码,客户就能了解到产品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还可通过视频连接到生产基地,提升客户对农产品安全的认可。
下一条:影响蓄电池寿命的因素